對這個世界上大多數農民來說,收穫的季節在秋天,播種的季節在春天。這一點對絕大多數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人而言,算是真理。但對於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,埋頭苦讀的廣大學生而言,無論收穫還是播種,最好的季節卻都集中在夏天。一隻手收取種類繁多的“合格證”、“成績單”,另一隻手則忙不疊地將它們整理匯攏再轉而散發出去,以求得下一輪更輝煌的“收穫”。
於是,就如同絕大多數人所熟知的那樣,望向海那邊的隊伍中就多了不少年少純真的目光,焦急的期盼。他們中的一部分最終可以品嘗到勝利的喜悅,而另一部分卻極可能難以置信地迎接。
當然,和成功一樣,失敗也有失敗的理由,即使讓人難以置信。一周前的週末,我終於見到了剛被劃歸到失敗隊伍中的小A,翻一翻小A的履歷,就不難明白這次的失敗對他而言是多麼巨大的打擊:國內某知名大學的高才生,主攻已一與高科技相關的專業,並且被美國麻省著名學府收讀博士班。一般而言,對於被麻省這樣著名院校錄取的學子,簽證官總是禮遇有加,卻沒有想到,小A的面試竟然以失敗告終。而簽證官的理由也簡單到了奇特的地步:英語太差。
堂堂名府學子,英語八級證書在手,可是卻對付不了短短幾分鐘的面試。小A說,那是因為他當時太過緊張,不滿情緒溢於言表。可是在我與小A幾句英語交談以後,我便發現簽證官並非雞蛋裡面挑骨頭,專程為難這位學子。小A的英語對答能力用馬虎來形容實在是不算誇張。想必按照簽證官的邏輯,連最基本的日常對話都應付的極其吃力,又怎麼能適應專業性甚強的全英語授課?
更何況,正是因為小A的履歷光鮮,簽證官才認為讓他回頭費些時日多多練好英語有絕對的必要——求學並不難,求學的機會也還再能得到,可是如何能夠最好的完成日後的學業才是關鍵。第一次的拒簽實際上還包含了今後更大的可能性。
於是,就這樣,我們回到了一個困繞著中國廣大莘莘學子的關鍵問題上。證書不假,但關鍵還是實戰能力。在關注手上越攢越厚的文憑PASS以外,我們是不是該留出足夠的精力仔細思考它們的真正意義?這就如同生活本身,有思考很好,能思考出眾多道理更好,可是再多的語言再多的分析也敵不過真真正正的生活本身。
到目前為止,有一條道理是可以響亮地拿來說的,那就是:決定成敗的關鍵,往往取決於細節。因此別忘了,要學,更要會用。